OG真人官网

湖南先导国贸集中进口保障本土饲企原料,发挥“供应链稳定器”作用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09:42 打印文件

一列满载哈萨克斯坦优质小麦、大麦等原粮及加工产品的班列,于10月15日顺利抵达长沙国际铁路港。这标志着中欧班列(长沙)“哈萨克斯坦-霍尔果斯/阿拉山口-长沙”中亚回程粮食类产品国际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。此举得益于业务模式的创新,突破了长期制约湖南粮食进口的物流瓶颈,一条服务本土产业的国际物流“黄金通道”全面贯通,为保障湖南本土粮食加工企业、保障饲料粮供给、优化粮食产业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国际物流支撑。

image.png

政府主动作为破解瓶颈,实现“湘货湘运”

湖南省每年需外调进口粮食约450万吨,以弥补饲料粮供给短板。面对本土企业从中亚、东欧进口粮食的迫切需求,市政府物流口岸办领导多次亲自带队,协同长沙海关、星沙海关、长沙铁路物流中心,赴新疆霍尔果斯、阿拉山口等边境口岸,深入一线。主动与口岸管理单位、海关部门、铁路部门沟通协商,推动实现政策性突破,粮食类产品得以在入境口岸高效清关后直达长沙,使中欧班列(长沙)服务本土的成本和时效优势得以体现,真正满足了湖南先导国贸、唐人神、海大集团等本土企业的核心诉求,力促“湘货湘运”。

湖南先导国贸集中进口保障本土饲企原料,发挥“供应链稳定器”作用

在这一通道建设中,湖南先导国贸作为省内饲料小麦粉进口主力国有企业,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与资源整合优势,稳定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高品质饲用小麦粉,并通过中欧班列(长沙)常态化运抵湖南,持续供给本地饲料企业。这一模式有效帮助下游企业降低原料采购成本,保障饲粮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。


image.png

常态化开行,提升通道效能

自今年下半年实现常态化运营以来,中欧班列(长沙)中亚粮食回程班列开行频次稳步提升,目前已达到每周1列的稳定规模。据运营平台中南国际陆港,随着本土企业需求的持续增长,班列开行密度有望在短期内逐步增加至每周3-5列。此条线路的货物主要来源于哈萨克斯坦北部优质农产区,以小麦、大麦等原粮及其加工品为主。

时效与线路优势,精准服务本土企业

该班列线路稳定,时效突出。货物从哈萨克斯坦的工厂出发,经霍尔果斯或阿拉山口口岸入境,最终直达长沙,全程运输时效稳定在15天,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效率,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和库存压力。班列抵达长沙后,中南国际陆港集拼中心发挥其枢纽功能,为回程粮食类产品提供专业的拆箱、暂存等多元化服务,并高效分拨、配送至湖南各地的下游生产企业,如唐人神集团等本土大型企业,紧密对接了从“中亚粮仓”到“湖南本土车间”的产业链供应链,密切贴合了湖南本土粮食加工产业的真实需求。

依托通道优势,打造中南粮食集散中心

中欧班列(长沙)中亚粮食回程班列的常态化开行,是“通道促产业”的典范案例。未来,依托此条高效通道和集拼中心功能,中欧班列(长沙)将结合湖南及中南地区的巨大需求,致力于打造辐射中南地区的粮食类产品集散中心,进一步强化对本土产业的服务能力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


Sitemap